事业编制!全球极端天气气候平台诚聘英才

科研院所招聘
江苏
12月 之前发布

学校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国家级新区)核心区域。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4个一级学科(专业)硕士点以及75个本科专业,并设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大气科学学科在学科评估中连续两轮名列全国第一,在2022年软科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大气科学学科位列全球第六。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总论等8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中心概括

近期,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批准建立全球极端天气气候平台(Global Extremes Platform,GEP),并作为Regional Information for Society(RIfS)新的核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极端天气气候平台整合WCRP极端天气气候的相关研究,聚焦WCRP科学用户关注的全球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向全球气候科研人员、政府及国际组织提供与极端天气气候相关的服务及其学术前沿,并提供服务于科学研究和用户社区的与极端天气气候相关的数据库,服务于未来的IPCC第七次科学评估报告,为减缓和适应未来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决策支持,从而更好地支持国际气候政策和全球气候治理。

为全面推进WCRP这一新的研究计划,2022年7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签署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全球极端天气气候平台南京中心(GEP-SU)》合作协议,南信大为GEP建设支持单元(GEP-SU)。2022年11月28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平台南京中心(GEP-SU)在南信大正式揭牌成立。

GEP-SU将依托WCRP和南信大的合作关系,整合学校优势学科;通过深化与国际组织在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建立国际科学家和南信大科学家之间积极友好的科学伙伴关系;在多个气候领域,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领域,开展原创性的前沿研究,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前沿交叉平台;联合世界气候研究计划,面向全球气候科研人员、政府及国际组织提供与极端天气气候相关的服务。

GEP-SU中心现面向全球招揽优秀人才,热忱欢迎海内外精英加盟!中心将充分利用与WCRP伙伴合作的历史机遇,提供广阔机会,携手谋发展,同心创辉煌!

团队专家

引进人才将在GEP专家和

南信大科学家共同指导下工作

(一)Francis Zwiers教授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和美国气象学会会士。现任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太平洋气候影响联合中心(PCIC)主任,曾任加拿大气候变化与环境部加拿大气候建模与分析中心(CCCma)高级研究科学家兼负责人以及气候研究部主任。发表了200余篇论文和书籍章节,其中12篇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是汤普森-路透社高被引科学家。曾担任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协调主要作者和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主席团成员及第一工作组副主席。曾任Journal of Climate的主编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副主编。目前是Journal of Climate 和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的副主编,以及跨学科杂志Advances in Statistical Climatology, Meteorology and Oceanography的联合主编。

(二)张学斌教授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高级研究科学家。主要从事极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检测归因及统计气候学研究。2007年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有关人类活动对全球降雨分布影响的文章,其科研团队于2011年发现人类活动对北半球陆地极端降雨的影响的证据,并作为封面文章刊登在Nature杂志上。领导了国际间合作,提出了用于观测及模拟的一系列极端气候指数(称为“ETCCDI”),已被广泛应用于气候科学研究之中。曾任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重大挑战极端天气气候计划联合主席,世界气象组织和WCRP气候变化检测及指数专家组(ETCCDI)联合主席,IPCC SREX和第五次评估报告主要作者,第六次评估报告协调主要作者作者。现任Weather and Climate Extremes主编。

(三)江志红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二级)、博导,曾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气候变化、极端气候检测归因与预估、统计气候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6部。研究成果被IPCC系列报告引用,作为主要作者参与了系列中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撰写,获得教育部、江苏省、中国气象局等省部以上科技进步奖多项。现任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副主编。

(四)周波涛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二级)、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人才计划B类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特聘教授,IPCC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AR6)主要作者。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气象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东亚气候变异与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曾获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邹竞蒙气象科技奖、十佳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等多项奖励。

研究方向

•气候大数据开发与应用

•极端事件与复合事件统计理论研究

•极端事件过程解析及其机理研究

•气候变化的检测归因、机理研究及其预测和影响

•极端事件和高影响复合极端事件的变化、归因及其预估

岗位概况

(一)岗位类型:

  1. 岗位类型:

  1. 学科带头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

  2. 统招统分博士后。

(二)招聘领域:与上述研究方向相关学科。

岗位支持

1.南信大与WCRP建立伙伴合作关系,每年向中心提供办公软硬件、人员、经费等支持;共同为WCRP-GEP的维护、运行和改进提供指导;GEP科学家和录用人员联合开展与GEP和RIfS战略目标相关的原创性研究。2.录用人员可与GEP科学家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交流,可参与WCRP的相关活动。3.中心主要工作语言为英语。

薪酬待遇

南信大给予录用人员(非兼职)高校事业编制,提供国内一流的薪资待遇、完善的科研条件和强大的团队支持。依托南信大申报获批海外引才讲席项目、青年项目,江苏特聘教授,博士后引进计划等人才计划并全职落地的,可按学校2023年最新人才政策兑现相关待遇。

其他各类型人才岗位待遇详情请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启事(2022年)》。具体信息可扫描学校招聘启事二维码。

应聘须知

(一)应聘报名时间:常年招聘,随时联系。

  1. 应聘需提供以下材料: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层次人才应聘申请表》;

  2. 学历、学位、职称证明、获奖证书扫描件;

  3. 近五年2-5篇代表作。

请将以上材料发送至应聘邮箱:application@techtalentsuk.com

抄送一份至:GEP-SU@nuist.edu.cn

职位描述

工作分类

理学

学历要求

博士

招聘人数

不限

年龄要求

不限

网上申请

标题

必须一个有效的电话号码
必须一个有效的电子邮件地址。

We are TopTalents

专注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项目对接交流的平台。公司承办各类学术活动、商务考察、人才交流活动和创业大赛,也为国内与国外的企业与部门提供技术与产业对接的服务。

我们的服务都是免费的
如果您需要,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我们会马上联系您

简历投递

所有应用程序信息和数据将受 GDPR 保护

All the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ata will be protected under GDPR

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

所有应用程序信息和数据将受 GDPR 保护

All the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ata will be protected under GDPR

简历投递

所有应用程序信息和数据将受 GDPR 保护

All the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ata will be protected under GD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