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理工
Eastern Polytechnic
高校招聘
浙江
7月 之前发布
团队长期招聘研究助理教授、博士后、联合培养博士生(拿上海交大/港理工/港科大广州学位)、科研助理和实习生(可以是在校生),提供极高质量的科研条件、极具竞争力的薪资待遇。
一、导师简介
陈十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计算流体力学家和湍流理论家,现任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院长,曾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工学院院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系主任。陈十一院士是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创始人之一,该方法结合了统计物理与流体力学的特点求解偏微分方程和模拟流体力学及其它物理化学过程,实现了高效率的并行计算;提出并发展了基于物理约束机制的约束大涡模拟方法(cles),得到了国际湍流界的高度认可,在湍流基础研究与工业软件等方向开展研究。
杨永超,分别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和美国莱斯大学获学士(2010)和博士(2014,导师: satish nagarajaiah)学位,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任主任博士后(2015-2017,导师: charles r. farrar、david mascarenas)、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研究员(2018-2019)、2019年起任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工程力学系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为结构动力学、结构感知与健康监测、智能系统、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参编3本专著、持美国专利2项 (第一发明人), h-index 21, 引用1900余次, 主持及共同主持科研项目经费约260万美元。 2018年至今担任structural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 (if 6.0) 期刊编委,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结构控制与监测委员会成员及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sme) 声学委员会成员。主要奖项为联合国纽约可持续发展会议最佳论文奖(2015)、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raymond c. reese研究奖 (2017)、r&d 100 奖 (2018)、实验力学学会(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mechanics, sem)最佳论文奖 (2021)及young investigator lecture award (2022 plenary lecture in 41st imac)、及国际结构健康监测achenbach medal (2022)。
-
招聘方向:1)工程力学 2)土木、机械、航天或相关专业。
章盛祺,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独立pi)、博士生导师,本科和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研究领域为流体力学,主要关注湍流、传热传质、多相流动等方向,对复杂多尺度流动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应用场景包括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地球物理等。近4年内在流体力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发表一作论文5篇,荣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和面上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等。
-
招聘方向:1)流体力学及其相关应用;2)智能赋能的科学与工程计算。
姜汉博,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独立pi)、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先后于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学士(2014)、硕士学位(2017,优秀毕业生)和博士学位(2021)。研究领域为空气动力学与噪声,包括航空发动机噪声,旋翼无人机噪声等。主要关注流固声耦合问题的数值仿真、理论建模和实验测量。发表sci论文共24篇(17篇一作或通讯),包含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journal of sound and vibaration等领域内著名学术期刊。
-
招聘方向:1)空气/水动力学;2声学;3)高性能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