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2023年博雅博士后项目申请公告

高校招聘
北京
2月 之前发布

一、单位简介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成立于20205月,属于独立的实体研究机构,挂靠在地空学院。能源研究院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立足能源领域全局及国际前沿,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能源智库和能源科技研发推广平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能源战略与政策、智慧能源、页岩油气、地热、新能源及能源国际合作等领域,初步形成了软硬结合的学科特色。并逐步搭建了以金之钧院士为首的教授、研究员、兼职教授、特聘研究员及博士后、博士等中青年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并举办了应对气候变化“碳中和3060”论坛、“碳中和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引擎”等活动,承担中国工程院“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协同治理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等相关课题。能源研究院充分发挥国际联系广泛的优势,与国际能源署、国际燃气联盟等机构,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埃克森美孚、壳牌等国际知名公司均开展了项目合作,建立了合作机制。

目前,研究院教职工共计35人。院士1位、博雅特聘教授1位(杰青)、助理教授4位(海外优青2位)、研究员3位、助理研究员3位、博士后12人、合同制人员11人。

二、合作导师简介

金之钧院士,现任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页岩油研发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页岩气行业标准委员会副主任。

金之钧院士长期从事石油地质理论与油气战略选区评价的研究与勘探实践。在有机无机复合成烃、“突发式”成藏、油气资源定量评价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针对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与勘探实践,建立了“源盖控烃、斜坡枢纽富集”油气选区评价方法。创建了地质广义帕莱托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和海外油气项目快速评价方法与软件平台。他较早关注美国页岩革命。近十余年来,聚焦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甜点预测研究。他已出版专著15部,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4项。他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08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院士。曾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孙越崎能源大奖、中央组织部等六部委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招收专业: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地球化学、矿物学专业等

刘全有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和优青获得者、首届腾讯探索奖获得者、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曾荣获黄汲清、侯德封、孙越崎等荣誉奖项。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Google scholar指数为38,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任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英文)编委、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副主编、天然气地球科学(中英文)副主编、地球科学(中英文)编委、石油勘探与开发编委、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AAAPGExecutive Council、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会理事。

主要从事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与油气成藏方面的研究,探索深部流体对富有机质的古生产力和保存条件的影响,明确深部流体作用下有机质生烃过程与生烃量,阐明不同地质背景下不同类型资源聚集的差异性控制机理,确定深部新型资源(非生物甲烷、H2He等)单独聚集成藏的可能性和有利区域。

招收方向:H2He富集、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与油气成藏、热液流体作用下烃类形成与改造、CCUS及数值模拟等。

刘扣其博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88月在美国北达科他大学获得石油工程(油藏地质方向)博士学位。刘博士长期专注于非常规油气开发。研究领域包括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描述,多尺度地质力学表征,二氧化碳埋存可行性分析等。已发表SCI期刊论文四十余篇,国际会议论文/报告10余篇,合作出版英文专著2部。担任SCI期刊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Journal of Geofluids客座编辑,美国化学学会(ACS)石油类基金评审专家,第三届阿拉伯地质年会技术委员会委员。目前是20多本石油类国际主流期刊审稿人,Elsevier旗下多个期刊杰出审稿人。

招收专业:石油工程,地质工程、石油地质、力学等专业

章凯强博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双聘研究员,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地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以及能源技术与系统优化。已发表SCI期刊论文70余篇,H-index25,入选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基金、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以及国内外科研/工业项目10余个,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知名院校、政府企业等机构做学术报告30余次。长期担任中国、英国、加拿大、卡塔尔国家科研基金特邀外审专家,三本SCI期刊副主编,美国化工协会年会、CCUS国际会议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分会场主席。

招收专业:化学工程、力学、石油工程、地球化学、地质学、材料化学、经济学等专业

张川博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碳中和与能源系统分析优化课题组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复杂性建模在能源系统分析优化中的应用、基于优化模型的碳中和技术路径设计、资源能源环境管理战略与政策。课题组旨在通过跨学科多尺度能源系统建模的方法,解决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路径优化问题。课题组负责人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iScience, Applied Energy, Energy Polic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多篇,是Joule, One Earth等杂志的审稿人,曾获2020年全球绿色精英奖。张博士是宏观能源系统分析国际小组(Macro Energy System Analysis)的共同发起人之一,与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等保持广泛密切合作。

招收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工业工程、热能动力专业等

吴辉博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于2010年和2015年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至2017年在清华大学从事环境岩土工程方向的博士后研究,2017年至2022年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从事非常规能源开采方向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尺度多场耦合(水化学)并行数值程序开发与模拟、地下储层开发与模拟、以及深度学习在深部储层开发中的应用。目前已以第一作者在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Journal of Hydrology等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5篇,担任Geo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副主编,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专刊编辑,担任Applied energy,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Geothermics20余种学术期刊审稿人。两次获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全球安全研究金奖,2022年入选美国岩石力学学会Future Leader

招收专业:岩石力学、地质学、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工程、计算力学、地球物理专业等

三、薪酬标准

学校为博雅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基本年薪20万元(税前),各类保险、职业年金、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等约9.1万元/年,以及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补贴6万元/年。根据申请人情况,博士后合作导师或院系可给予每年3万元、6万元或9万元等不同档次的额外配套资助。

四、在站岗位晋升

具有两年博士研究工作经历(含校外博士后)且取得优秀科研工作业绩者,可按学校评审程序申请专职研究人员系列特聘副研究员或特聘研究员岗位,岗位薪酬福利待遇有较大幅度提升。

五、其他福利待遇

北京大学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可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申请由北京大学评定副研究员资格。

根据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学校的相关政策规定,博雅博士后和专职研究人员(博士后渠道入职)可办理子女入托入学、升学和出站落户北京等省市。

六、申请条件与评选标准

年龄不超过35岁,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以每个批次申请截止日期为准)或将于202471日前获得博士学位者,均可申请博雅博士后项目资助。其中,将于202471日前毕业的应届博士生可以申请。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申请人的教育背景、学术能力、个人研究计划水平、研究项目与拟申请进站院系、合作导师科研方面的契合度、推荐人推荐力度、北京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对申请人进站申请方面的承诺等。

、项目申请

(一)时间安排

  • 申请受理时间:202391日至1016
  • 各学院(系、所、中心)初评、公示和推荐提交截止日期:20231106
  • 资助名单公示:202311月底

(二)申请材料

所有申请材料必须用中文或英文完成,包括下列内容:

  • 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项目申请书(见附件);
  • 两封推荐信(必含博士期间导师推荐信一封,并对申请人学术道德情况作出评价),推荐人直接将签字推荐信发送至相对应学院(系、所、中心)负责博士后工作老师的工作邮箱(见联系方式);
  • 北京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的确认函一封(明确招收意见,并就申请人科研学术经历、科研成果、科研能力与自身所从事研究之间的关系、申请人综合素质、拟进站从事研究计划内容、合作导师为申请人提供的科研条件、每年额外配套的经费等方面做出说明和确认,并签字)。

(三)申请材料提交截止日期

申请截止日期:20231016

(四)申请材料提交办法

请申请人将所有申请材料(不含两封推荐信)存储为一个PDF格式的文件,并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前发送至相应学院(系、所、中心)的博士后工作人员的邮箱(见以联系方式),不完整的申请材料将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application@techtalentsuk.com

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

特别说明:

1.申请人若同时获得国家的博士后项目资助和博雅博士后项目资助,按国家的博士后项目资助标准和相关规定执行,获资助者来校报到后即享有“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称号和学校提供的各类保险、公积金和补贴等。

2.若申报材料涉密,请与各学院(系、所、中心)负责涉密工作的老师联系,按负责涉密工作老师的要求申报,切勿邮件或电子邮件传送。

3.北京大学已进站报到的在站博士后,合同终止日期距本年度公告各批次申请截止日期多于六个月者不能申请。

4.申请人每批次只能通过一个学院(系、所、中心)提交同一批次的博雅博士后申请材料,同时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学院(系、所、中心)提交同一批次申请材料者,申请无效。

5.学校为博雅博士后、专职研究人员(博士后渠道入职)缴纳的各类保险等费用随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政策变化而变化。

6.博雅博士后项目申请、评审、公示和审批程序结束后,学校将向获得项目资助者发出资助通知,获资助者根据邮件规定的时间做出确认,并按资助通知规定提交博士后进站申请材料,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批备案后,学校发放《北京大学博士后录用通知书》和来校报到材料。获资助者根据报到时间来校办理报到手续。

7.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申请程序及材料详见

http://postdocs.pku.edu.cn/bshzp/jzsq/92d438930d65404cba8536f24833b739.htm

附件下载

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项目申请书

职位描述

工作分类

全学科领域

学历要求

博士研究生及以上

招聘人数

若干

年龄要求

35周岁及以下

网上申请

标题

必须一个有效的电话号码
必须一个有效的电子邮件地址。

We are TopTalents

专注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项目对接交流的平台。公司承办各类学术活动、商务考察、人才交流活动和创业大赛,也为国内与国外的企业与部门提供技术与产业对接的服务。

我们的服务都是免费的
如果您需要,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我们会马上联系您

简历投递

所有应用程序信息和数据将受 GDPR 保护

All the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ata will be protected under GDPR

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

所有应用程序信息和数据将受 GDPR 保护

All the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ata will be protected under GDPR

简历投递

所有应用程序信息和数据将受 GDPR 保护

All the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ata will be protected under GD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