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简介
中国计量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省会—杭州。
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设有18个学院(部)和1所独立学院,拥有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浙江省一流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30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是中国计量大学的优势特色学院之一。1985年,经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提议,国家教委专业论证组的专家论证,中国计量学院开始筹建光学计量测试类专业。学院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同时起步,于1988年招生。现有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
建有微纳制备与光电子检测示范性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功能材料计量检测标准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光传感与图像计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稀土/磁光电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省现代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稀土光电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功能材料与计量检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平台8个。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瞄准国家量子信息领域的战略需求,聚焦量子计量、数字计量、生物计量等前沿技术创新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因学院发展需要,诚挚邀请各类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博士研究生加盟。
招聘岗位及招聘条件
1.中国计量大学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2021年“大仪器”学科专任教师招聘计划表
学科方向 | 研究方向 | 人数 | 年龄上限 | 学历/学位 | 其他条件 | 备注 |
精密测量技术及仪器 | 电气工程 | 10 | 35周岁 | 研究生/博士 | 有磁屏蔽技术相关经验者优先 | 工作地点:杭州极弱磁场测量大科学设施研究院(筹) |
电磁设计仿真分析 | ||||||
工程电磁学、磁屏蔽技术 | ||||||
原子物理 | ||||||
光学工程 | ||||||
精密测量技术及仪器 | 建筑学 | 3 | 35周岁 | 研究生/博士 | 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经验特别丰富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 |
土木工程 | ||||||
人工智能 | ||||||
智能制造 | ||||||
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 | 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 | 8 | 35周岁 | 研究生/博士 | / | / |
光电材料与器件 | ||||||
量子计量与传感 | ||||||
光学超表面材料/微纳光电与加工 | ||||||
传感材料及器件 | ||||||
生物传感 |
注: 学院引进至杭州极弱磁场测量大科学设施研究院(筹)工作的专任教师,人员归属为中国计量大学光电学院,引进待遇根据中国计量大学人才引进待遇标准执行。
2.中国计量大学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2021年其他学科专任教师招聘计划表
岗位名称 | 专业/学科方向 | 人数 | 年龄上限 | 学历/学位 | 其他条件 |
光学工程学科专任教师 | 光学工程及相关学科 | 1 | 35周岁 | 研究生/博士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任教师 | 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或半导体照明、微电子等方向 | 2 | 35周岁 | 研究生/博士 | / |
光学工程学科方向带头人 | 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 | 2 | 55周岁 | 研究生/博士 | 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工程项目 |
薪酬待遇
(一)引进待遇
各类人才除享受按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外,学校还提供如下待遇:
表3 中国计量大学人才引进待遇标准单位:元人民币(税前) | |||
人才类别 | 购房补贴 | 津贴或年薪 | 平台建设费
(科研启动费) |
A1 | 面议 | 面议 | 面议 |
A2 | 300万 | 年薪≥150 万 | 理工 300-1000万
人文 100-200万 |
A3 | 200-250万 | 年薪50-70万 | 理工 150-300万
人文 50-100万 |
A4 | 150万 | 津贴15-20万
外籍年薪 40-50万 |
理工 100-150万
人文 50-80万 |
B | 100万 | 津贴15万
(年收入≥35 万) |
理工 70-120万
人文 30-50万 |
C | 70万 | 事业编制薪酬待遇 | 理工 6-15万
人文 3-10万 |
D | 45-60万 | 事业编制薪酬待遇 | 理工 4-6万
人文 2万 |
E | 提供人才公寓 | 年薪20-30万 | 理工 4-6万
人文 2万 |
1.光学工程学科方向带头人待遇面议。
2.青年博士待遇
(1)纳入事业编制管理;
(2)提供综合住房补贴50-60万、科研启动经费4-6万;
(3)特别优秀的博士可享受校聘副教授待遇。
(二)支持措施
1.大力支持学科带头人组建团队,协助建设科研平台。
2.学校对优秀博士采取大力度持续支持措施,在工资福利待遇、科研配套经费、国际化培养、行业培训提升等方面提供重点支持。
应聘流程
应聘人员可发送简历至邮箱
联系方式
联系人:郑老师
邮箱:cv@email.techtalentsuk.com
详细请咨询: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