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首都医科大学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现任党委书记为呼文亮研究员,校长为我国著名分子神经生物学家饶毅教授。
学校校本部设有11个学院、1个研究中心,包括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燕京医学院,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
学校现有21所临床医学院(其中19所为附属医院),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第九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第十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第十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医学院)、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康复医学院)、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潞河临床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以及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校共有1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分别为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化学、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其中,临床医学位列ESI学科前0.3‰,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位列ESI学科前5‰。
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三级学科统计,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所有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以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3029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839项),累计科研经费30.71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25.18亿元)。获得各类各级奖励138项,获得专利授权3358项。
我校秉承“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校训,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医科大学,培养人民满意的健康守护人,做出能更好服务人民对健康美好需求的科研成果。在“十四五”新的发展时期,学校瞄准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目标,广纳各学科优秀人才,携手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北京作出贡献。
项目简介
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以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3029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839项),累计科研经费30.71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25.18亿元)。获得各类各级奖励138项,获得专利授权3358项。
我校秉承“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校训,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医科大学,培养人民满意的健康守护人,做出能更好服务人民对健康美好需求的科研成果。在“十四五”新的发展时期,学校瞄准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目标,广纳各学科优秀人才,携手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北京作出贡献。
申报条件
1.申请人条件
▸①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②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含)以后;
▸③具有博士学位;
▸④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⑤在2023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⑥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⑦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资助模式
1.资助强度:100-300万元。
2.资助期限:3年。
申报说明
1.有意向依托我校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发至二级单位联系人(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专业+申报海外优青”,简历应包括姓名、出生年月、联系方式、学科方向、教育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就和教学工作介绍等信息)。达成申报意向后,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工作协议,学校安排专人协助申报。
2.申请人按照项目指南要求登录信息系统,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于2023年3月5日前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公正性承诺书等材料。申请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3.学校将在个人提交申报材料后组织专家进行申报辅导,并在项目规定的申请截止日期(2023年3月15日)前将最终申报材料提交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学校支持政策
依托我校申报并入选者,纳入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享受校级引进人才相关待遇。学校将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与平台,支持组建科研团队,以团队形式配套科研启动和平台建设经费,并提供住房补贴,保障研究生招生等。入选者可同时享受北京市在落户、医疗、出入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联系方式
联系人:马老师
电子邮箱:application@techtalentsu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