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诚聘海内外英才

高校招聘
吉林
4月 之前发布

一、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1955年,由原吉林大学材料科学系、吉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下设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及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涵盖超塑性与塑性研究所和辊锻工艺研究所。依托本学院建有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轻合金精准加工制造重点实验室、吉林省高效清洁能源材料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金属材料及加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新能源车用材料创新引智基地等省部级研究平台10个。

学院具有学科齐全、理工结合、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优势特色,被美国科技情报所列为1993-2003顶尖1%科研机构。材料科学学科ESI排名2004年起进入全球前百分之一,2014年起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2022年全球第34名)。2017年被列入教育部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2022年再次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5人,其中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0人次,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17人次,唐敖庆学者38人,准长聘人才9人,形成了一支整体科研学术水平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队伍。在近70年的发展征程中,学院在低维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理论计算与设计、先进能源催化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车用材料及加工技术等基础研究方向取得突出成果,多个研究方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应用研究方面,新型灰铸铁高端缸体在一汽大规模应用—解决卡脖子技术,新型高强超塑性镁合金及制备关键技术—填补行业空白,多点数字化成形柔性制造技术与装备—服务国防军工,实现产研融合。上述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

近5年来,学院承担科研项目600余项,累计到款经费3亿余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3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青项目、优青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等31项,省部级项目170余项,企业横向重大项目5项(亿级项目1项,两千万级1项、千万级3项);共在包含Nature在内的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200余篇;10人次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24人才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获省部级以上奖项9项,其中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400余件。

二、招聘方向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包含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及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共设立13个科研创新团队,招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1. 低维材料物理与化学(结构陶瓷;硬质涂层;储能电极材料;碳相关材料)
  2.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材料计算与新材料智能设计;材料基因工程;新型半导体材料、器件与工艺)
  3. 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存储与转化材料,包括催化剂、隔膜、集流体器件等)

材料学专业:

  1. 绿色新能源及其应用(能源存储与转化热/动力学研究;能源材料构效关系;机械化学)
  2. 材料表面与界面(氢能;催化;纳米材料)
  3. 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能量存储材料与器件;非贵金属电催化材料与器件;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
  4. 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矿物岩石材料)
  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分子复合材料设计与应用:生物质阻燃材料;有机/无机胶黏剂材料;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1. 先进轻合金加工与性能调控(先进轻合金材料制备;热-力耦合精准加工;强韧化调控;超塑性变形;轻合金腐蚀)
  2. 先进轻合金设计与组织控制(先进表征方法和计算模拟技术;轻合金组织控制)
  3. 高性能金属及复合材料(高性能金属及复合材料制备、表征及性能评价;高性能合金;强韧化)
  4. 纤维复合材料设计制造(功能复材;结构复材;柔性智造;仿真优化)
  5. 材料连接新技术与材料表面改性(智能焊接;焊接无损检测与质量监控;焊接结构疲劳断裂)

三、引才政策

青年拔尖人才

(1) 岗位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学习或工作经历,在学术上崭露头角、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获得领域同行认可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年龄不超过40周岁,海外科研工作经历满3年,可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优青项目;

或已入选国家“四青”人才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2) 岗位待遇

聘任为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领军教授A岗(在编正高级职称、教授、博导);

首聘期基本年薪55万元起(免税)+学校科研成果奖励业绩津贴+学院双一流学科业绩津贴;

根据国拨经费额度,进行1:1配套专项支持科研启动费,特别优秀者,可一事一议,学院双一流学科同时给予科研启动费支持;

提供不低于135万元生活补贴(免税),另可申请吉林省人才政策3.0版C类人才35万元安家补贴(学校周边房价1万左右);

聘期前三年每年提供2名博士招生指标,优先保证硕士生招生指标;

自主选聘1名科研助手组建科研团队,学校“鼎新学者”(高水平博士后)招募给予政策倾斜;

提供面积充足的办公实验用房,满足科研工作需求;

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协助解决配偶工作;

提供可拎包入住、交通便利的周转住房;

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吉林大学附属幼儿园、中小学;

享受长春市高层次人才税收奖励政策;

本人及其子女、配偶和双方父母可享受省内指定三甲医院的特需门诊和住院“绿色通道”诊疗服务;本人及两名随行人员可在长春龙嘉机场、长春火车站享受“绿色通道”贵宾服务;学校每年提供三甲医院订制的高层次人才体检套餐。

准长聘师资系列

(1) 岗位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学习或工作经历,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领域从事前瞻性、创新性研究,已取得标志性研究成果,其学术领域与学院发展方向相契合,具有成为相关领域学术带头人和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学科建设急需人才可适度放宽。

(2) 岗位待遇

聘任为吉林大学准长聘系列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博导;

基本年薪40、30、25万元+学校科研成果奖励业绩津贴+学院双一流学科业绩津贴;

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60、100、50万元,学院双一流学科同时给予科研启动费支持;

提供一次性生活补贴60、40、20万元;

准长聘系列教授、副教授聘期前三年,每年单列1名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优先保证硕士生招生指标;

提供可拎包入住、交通便利的周转住房;

提供面积充足的办公实验用房,满足科研工作需求;

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吉林大学附属幼儿园、中小学。

四、其他配套支持

吉林大学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优青项目申报工作,人才办和科研院将为申请人提供精心周到的申报服务。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竭尽全力为申请人提供申报咨询指导、研究方向凝练和申请书修改提升等全方位支持。近两年学院共有4人次入选海外优青(2021年共申报4人,获批3人;2022年共申报2人,获批1人)。

在青年人才培育方面,学校设有“励新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学院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发展,在研究生招生指标、办公实验用房、本科教学安排、双一流学科经费支持等方面政策向青年人才倾斜,同时全力支持青年人才申报国家级各类人才项目和其他科研项目及奖励。

五、联系方式

有意向者可扫描二维码进行投递,简历名为:“学校+专业+姓名+青年拔尖人才/准长聘师资”。

职位描述

工作分类

工学

学历要求

博士

招聘人数

不限

年龄要求

40周岁及以下

网上申请

标题

必须一个有效的电话号码
必须一个有效的电子邮件地址。

We are TopTalents

专注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项目对接交流的平台。公司承办各类学术活动、商务考察、人才交流活动和创业大赛,也为国内与国外的企业与部门提供技术与产业对接的服务。

我们的服务都是免费的
如果您需要,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我们会马上联系您

简历投递

所有应用程序信息和数据将受 GDPR 保护

All the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ata will be protected under GDPR

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

所有应用程序信息和数据将受 GDPR 保护

All the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ata will be protected under GDPR

简历投递

所有应用程序信息和数据将受 GDPR 保护

All the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ata will be protected under GD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