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Futur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ochow University
单位简介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
●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国防科工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古城园林甲天下,姑苏富饶冠江南”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学校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拥有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位两院院士,9位发达国家院士、34位国家杰青在内的各类国家级领军和青年人才320人次。
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
为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推动未来科技创新,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孵化“三位一体”发展的目标,苏州大学在谋划和发力“双一流”建设时,结合未来校区建设,于2021年组建了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为苏州大学未来校区龙头学院,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面向未来、面向国际、面向产业,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统计学、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领域,以服务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区域发展为定位,突出体制机制改革、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等重点工作,力争将学院建设成为培养符合时代发展与国家未来需求的国际化、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基地。
苏州大学未来校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东枕京杭大运河,北依胜地生态公园。它面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紧扣“研究型、国际化、前沿性、精品化、数字化”的目标定位。未来校区是苏州大学与吴江深化全面合作的重大项目,是中国第一个以“未来”命名的大学校区,同时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第一个高校校区。
招聘条件
在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者;或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学术潜力;有发展成为国家级青年人才的能力和潜力,具备协助所在领域提升国内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能力。自然科学领域年龄一般不超过38周岁,人文社科领域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薪酬待遇
一、人才项目支持
1.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省“双创计划”,对入选的双创团队,三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总共300-800万元的人才经费资助;对入选的双创博士,两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总共15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资助。
2.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特聘教授”,如入选,聘期三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2万元的岗位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对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分别提供100万元(特别优秀的提供200万元)、50万元的科研经费。其中,如在海外已取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可直接通过“举荐制”渠道直接申报“江苏特聘教授”。
3.优先推荐申报苏州市“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含青年领军人才),如入选,分别给予50万、100万、200万的科技项目经费资助;符合条件的,可按照苏州市“乐居工程”享受拔尖型人才的乐居政策。
二、个人补贴支持
1.苏州市“引才补贴”,按照相应层次引进的高端人才,苏州市提供引才补贴,入选的人才根据不同类别最高可分别享受25万、50万、250万。
2.苏州市“乐居工程”,入选者可享受“乐居租房贴” “乐居助力贷”。其中,最高可享受8000元/月的“乐居租房贴”;首次使用公积金住房贷款购买首套住房,“乐居助力贷”不受缴存时间限制,按缴存基数计算可贷额度,贷款额度可放宽至最高限额的4倍。
3.苏州市“优秀人才贡献奖励”,贡献奖励标准不超过个人上年度年收入所形成的地方财力,且不超过其在苏购买或租赁汽车、自住住房、办公用房、参加专业领域培训及兴办企业等支出的总额。奖励总额历年累计不超过100万元/人。
4.对入选国家引进类高层次人才计划者(含青年项目),符合条件可申请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人才计划”,享受配套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支持,最高资助金额可达350万元!
三、其他支持
1.对全职引进的优秀人才,除提供上述支持措施外,学校还将按照相关政策落实事业编制。申请者如为外籍人士,按照省、市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学校为特聘教授及以上人才提供充足的办公实验室用房,支持组建创新团队,优先支持招聘青年教师、博士后及专职科研人员,其中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研究生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提供附属医院便捷就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