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是一所正在积极筹建中的高起点、高定位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东方理工)是其在筹建时期的创建主体。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由虞仁荣教育基金会举办、浙江省和宁波市政府重点支持,定位于“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建设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及教学、科研环境。规划建设理学、工学、信息、商科四个学科群及特色人文社会学科,强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突出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形成具有国际水准和东方理工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宽厚基础、创新能力、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创立于1991年,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知名、亚洲顶级的国际化研究型大学。在2022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排名全球第34位,位列亚洲第9位。学校在自然科学、工科等领域取得很大成就, 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目前拥有42位IEEE会士,10位全职中科院院士,7位香港科学院院士。
2022年6月,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港科大(广州)面向全球招聘顶尖学术人才,不设院系,与香港科技大学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框架下开展合作,共同构成“香港科技大学2.0”。两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学术规范、师资水平、课程质量等方面保持一致。港科大(广州)重点发展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立志建成世界上第一所融合学科大学。
为共同培养拔尖科技创新人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共同实施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由双方联合培养,双导师指导,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获得由香港科技大学颁发的博士学位证书。
01招生学域
本项目2023年度招生学域如下:
先进材料,地球与海洋大气科学、微电子,可持续能源与环境
人工智能,计算媒体与艺术、数据科学与分析,物联网
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智能交通,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智能制造
02学制及招生规模
本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学制为四年,其中第一年和第四年(或最后一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就读,其他时间在东方理工就读。2023年招生名额不超过25人。
03申请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应届、往届毕业生或硕士应届、往届毕业生。申请者如在国(境)外获得学位证书,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 具有浓厚的学术研究兴趣,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
4. 身心健康,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5. 申请者在正式入学前须满足以下英语要求:雅思总分不低于6.5(单项不低于5.5),或托福总分不低于80(网考)或550(纸考);托福修订纸笔考试不低于60分(阅读、听力和写作总分);多邻国*不低于105分。
6. 本科起点申请人GPA不低于3.0/4,或不低于80/100。
*目前接受替代测试选项(如Duolingo英语测试),以满足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下的英语入学要求,具体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要求为准。
04申请材料
申请者须交的材料为:
1.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报名表》(表格见附件)
2. 个人简历(英文)
3. 研究计划(英文)
4. 本、硕期间成绩单原件扫描件(须加盖毕业院校教务章);若有成绩排名,请提供相关证明
5. 英文考试成绩单扫描件(正式入学前达到要求即可)
6. 身份证扫描件
7. 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或学历、学籍认证文件扫描件
8. 其他能体现学术能力的材料扫描件(如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论文
或出版物、专利、荣誉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
05申请程序
06其他说明
07有关事项
1、申请材料请一次性提交,建议扫描至一个PDF文件。材料提交后将不能进行修改。
2、申请材料发送至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招生办公室邮箱,发送主题为:香港科大(广州)-东方理工2023年联合培养博士生+申请者姓名。
3、托福、雅思成绩须保证在实际注册报到时(2023年8月)仍在两年有效期内。
4、研究计划应在2000字以内,原则上应包含研究兴趣领域、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和研究预期等。
5、应届毕业生申请者须在入学前获得学位学历证书。
08信息查询和联系方式
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
地址:宁波市同心路568号开元新青年广场2号楼8层
邮编:315200
电话:0574-5533 6701
邮箱:admissions@eias.ac.cn
官网:www.eias.ac.cn
官微: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
附件: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报名表》
2023年招生学域及导师
招生学域(专业) |
招生导师 |
先进材料 |
高文龙 沈捷 魏宇杰 夏威 赵予生 |
地球与海洋大气科学 |
陈十一 韦雁机 章盛祺 郑春苗 钟华 |
微电子 |
戴维·海瑟尔 黄子劲 何磊 吴天昊 周康 |
可持续能源与环境 |
陈十一 陈云天 陈掌星 姜汉博 韦雁机 吴天昊 夏威 尹小龙 张东晓 章盛祺 赵予生 郑春苗 钟华 |
人工智能 |
陈云天 陈掌星 黄德双 金鑫 温江涛 曾文军 张东晓 |
计算媒体与艺术 |
陈云天 金鑫 |
数据科学与分析 |
金鑫 沈捷 曾文军 张东晓 |
物联网 |
杨永超 周康 |
生命科学与 生物医学工程 |
黄德双 |
智能交通 |
姜汉博 |
机器人与自主系统 |
导师信息请联系招生办 |
智能制造 |
魏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