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们只要博士后”

如果说高校教职的「学历」门槛是博士,那么实际的「门槛」可能已经抬升到了「具有博士后经历」。比如下面这个招聘公告明确:求职者要有2年以上的博士后研究经历,同时年龄还不能超过35岁。

众所周知,我国的最高学位是博士。博士后是工作经历,不是学习经历,不能算到学历里面,但显然,尽管仍未“名正言顺”,如今的博士后几乎就是半个“学历”,而且在高校人才的引进、晋升以及与待遇相关的问题上扮演着一个微妙的角色。

博士后的“学历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20年博士毕业生数量为6.6万人,普通高校作为不少博士的就业意向,每年新吸纳的研究生人群大约为3-4万人。这些数据还在逐年攀升,这意味着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竞争者越来越多,部分高校开始提高门槛——要求博士后经历。而众多博士面对着这一逐渐抬高的门槛,也不得不加入博士后的行列,“曲线救国”跨过高校门槛。

去做博后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博士与博士后在方方面面的待遇可能都不同。

不仅是高校招聘的门槛,一些地方在人才引进补贴方面对博士后有着比较大的倾斜,比如杭州市为出站留杭的博士后人才给予40万元的人才补贴,没有博士后经历的人才能获得的补贴金额仅有前者的1/4。

此外多地也明确,博士后出站更是可以直接评定副高级职称。

当博士后经历成为“大多数人都有”的东西,天平大概率也不会倒向没有经历的那部分人。

博士后的路,绝不会越走越窄

有人会用这样的理由来试图「劝退」想做博后的人:

博士后不是一个可以长久从事的职业。我国的博士后基金对博士后在站资助时间有规定年限,期限一到,无论是否完成指标,博士后们不得不面临“为出站后的自己寻找出路”这一问题,并且无一例外。

部分高校为了扩大预聘师资储备,将博士后与助理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等近年来新诞生的岗位并轨,并实施严格的“非升即走”考核。比如博士后前半程考核标准参照讲师,后半程考核标准则参照副教授……年度考核不合格,则直接终止聘任合同。

不可否认当前的博士后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毕竟从名义上讲,博士后并不在高校的“编制序列”中,“博士后”不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存在。但更客观地讲,高校吸纳博士后,总体而言还是为学校引来大量科研人才,同样也让人才获得了锻炼与培养,就算短期看也是“双赢”的买卖。

各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人数统计 图/中国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中国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曾经公布1985年-2019年博士后进出站人员情况。1985年7月, 国务院正式批准原国家科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关于试办博士后流动站的报告》,标志着中国博士后制度正式确立。从1985年的1,到2019年的25514……三十余年,进站博士后人数逐年攀升,近几年的增长率基本稳定在10-20%之间。

在站博士后数据的增长、海外博士(后)归国,再加上高校用人要求提高,高校求职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需要意识到,博士后是通向长期职位的跳板之一,博士后30-35岁的年龄正值科研生涯的黄金时期,不少数据都在印证这一点:比如在几年前,不少学校博士后获自科基金项目数占全校立项总数的20%左右,在部分学校占比甚至接近1/4。

此外,博士后的薪资待遇一直都不算差:1985年博士后设立之初,博士后的日常经费为12000元/年,当时国有单位的年薪大约为1100元;如今博士后年薪基本上20万起步,偶尔能够听到部分地区以及高校使出“百万年薪”的条件来吸引博士人才做博后。

博士后经历本身的含金量在当下的科研环境或正在逐步体现,甚至放大。

博士后制度创设的初衷是培养更加成熟的科研人才、从而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的确近几年内卷时代的到来让不少问题得以暴露,不少人所担心的博士后们的上升空间与前景等也的的确确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话题,更是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比如针对博士后人群的生存现状,我国政府部门一直在出台相关的政策,1985-2015年30年间,我国共发布博士后相关政策106份,发文部门包括国务院、人社部、博管会等,涉及博士后研究人员待遇、住房、职称评定及其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各方面的问题。

未来,在国家对于博士后研究人员方方面面的扶持下,博士后们或许能够拥有更加宽广的未来。

We are TopTalents

专注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项目对接交流的平台。公司承办各类学术活动、商务考察、人才交流活动和创业大赛,也为国内与国外的企业与部门提供技术与产业对接的服务。

我们的服务都是免费的
如果您需要,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我们会马上联系您

简历投递

所有应用程序信息和数据将受 GDPR 保护

All the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ata will be protected under GDPR

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

所有应用程序信息和数据将受 GDPR 保护

All the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ata will be protected under GDPR

简历投递

所有应用程序信息和数据将受 GDPR 保护

All the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ata will be protected under GD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