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 现在的学生对将来职业的需求大致有这么几个特点:高薪、稳定、体面,比如金融、律师以及医生等都是大众公认的高收入行业,而医生就是这样既稳定又高薪的一个职业,事实真的这样吗?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是很多医学生的口头禅。就是从“延迟满足”的角度出发,虽然前期投入的时间和费用都比较高,就业的难度也比较大,但是学医是人们眼中的铁饭碗,一旦顺利地就业,尤其是在30岁之后,整体的收入是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的,且上不封顶。
而且,随着医生的年龄的增加、经验的增加,年纪越大的医生越容易得到大众的信任和认可,收入自然也就越高。也因为医学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和高收入,激发不少学生学医的想法。
近日,一张“2020年中山一院临床博士后群”的群聊截图,在互联网上引发不少热议。
该群内一名博士后毕业生表示,自己当月的工资只有8000元,还有的月薪只有5000元。公开质疑所供职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生的薪酬体系设计。
群内有多位医生随之纷纷附和。
其中一位医生说:“上个月没发钱,这个月我5000元都不到!”
某医学博士吐槽工资不如本科生高,医生的收入真的有那么低吗?
从业10年的医学博士,月收入只有8000元,还不如一个应届的本科生收入高,这话确实难以置信,却也不完全是假的。现实生活中,确实有收入不高的医生。
和医生本身的水平、所任职的科室以及地区经济都有直接的关系。并不是说,医生30岁之后收入直线飙升是针对所有的医生,医生的群体数量是非常庞大的。
网友热议:
博士规培,工资少得可怜。
“这么少的工资真是绷不住了。”
“本科毕业行政班绩效比临床高,各家医院的基操……”
“当心院领导谈话。行政后勤都是皇亲国戚,和我们单位一个样。”
“有哪家医院的薪资构成是公开的?带着职业证书和5年工作经验跳槽某三甲医院发现跟刚毕业没有证书的同事是一样的基本工资和奖金,入职前人力谈话问过,一句不清楚工资部分是财务在负责,问财务说是科室定的,问科室说是全医院统一的,具体也不清楚,干了一年啥变化没有,问财务除了不清楚就是不回应。”
而获取到岗位后还得面临三年规培,很多医学生在规培期都是靠家人接济的,否则获得的基本工资很难维持生活,可见学医的路任重而道远,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学医前要慎重考虑,而医学生就算考上了好的医学院也不要志得意满,行业现状如此,既然选择了还是要放平心态,先提高自己的水平。
当下三年疫情,不少医院、医务人员收入大减,医院发不出工资、倒闭的层出不穷,但也不是过渡消耗医生的理由,希望你们在面临医院的选择上能够慎重又慎重。
想了解更多地方人才引进信息请联系: info@techtalentsuk.com(我们的官方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