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简介
东南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旨在为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搭建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的平台,面向全球邀请相关领域海内外青年英才相聚东大,采取学术报告、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和学科热点,开拓学术视野、启迪学术灵感、促进交流合作,深入洽谈来校工作和人才工程申报等事宜。近五届参加论坛的青年才俊中,累计有近三百名加入东大,百余名成功入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
-
论坛设置
-
主论坛(线上线下相结合)
诚邀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线上参会,欢迎在国内符合防疫要求的学者现场参会(报销交通费用、安排食宿)。论坛包括大会报告、特邀报告等。
第一场(亚太美加专场):
北京时间12月23日9:00-12:00
第二场(欧洲专场)
北京时间12月23日16:00-19:00
-
分论坛(线上线下相结合)
12月23日-12月27日设有各学科分论坛,诚邀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线上参会,欢迎在国内符合防疫要求学者现场参会。论坛包括政策宣讲、学术报告、深入交流等。
-
参与方式
报名截止时间: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19日24:00
申请方式:
欢迎海内外青年学者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登录东南大学专任教师招聘系统:(“教师招聘”拼音首字母),在“招聘公告-报名入口”中注册报名。
请注意:
1、请上传简历以便我们进一步了解您,填报信息将严格保密;
2、各学科甄选后会向意向学者发送会议入口并邀请您加入微信群,受邀者最迟于12月21日前收到学校的参会邀请,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
参会条件
-
领军人才
1.具有博士学位,在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或在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2.具有扎实学识,胜任本科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
-
杰出青年人才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年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
青年优秀人才(绿色通道)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恪守职业道德
2.具有博士学位及在海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2年以上的正式任职经历;在海外著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学术成果特别突出人员,其海外任职经历和年限要求可适当放宽
3.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在所从事领域取得较为突出的学术成果,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
支持政策
-
领军人才
聘为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执行以下待遇
岗位 |
正高职务,教师事业编制 |
薪酬 |
国家一次性生活补助100万 首聘期5年,聘期内年薪95万+,若在免疫学、动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等学科有一定的影响力,可择优叠加附属中大医院双聘津贴,总薪酬125万+ 首聘期考核通过,可直接进入下一聘期 另可叠加各类校人才基金: 若所在学科领域为基础研究(数学、材料、化学)、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扎根产业问题融合性创新【细分领域:1.计算架构(存算一体新架构、材料、算法);2.芯片材料、先进工艺,化合物半导体;3.EDA;4.存储材料;5.基础软件;6.系统工程及优化;7.无线、光、显示(下一代技术)】,可择优获得“紫金青年学者”人才基金资助,最高可额外获得35万/年津贴(连续资助3年) 若在计算机、通讯、电子、自动化、电气、材料、机械工程、设计学、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等)以及其他新兴交叉学科等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研究成果,可择优获得“小米青年学者”人才基金资助,额外获得10万/年津贴(最高可连续资助5年) |
住房 |
符合国家和学校政策的,提供住房货币化补贴500万(不含地方政府配套);安家费20万 |
科研经费 |
可获得国家提供科研经费100-300万、学校提供学科建设经费100-300万;优先支持申报其他人才项目(江苏省双创团队科研经费300-1000万,江苏省“333工程”项目资助3-200万) |
招生指标 |
博导,前5年每年给予2个博士生指标 |
相关配套 |
提供充足的办公实验室用房,优先支持组建科研团队,聘期内至善博士后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 |
医疗 |
学校附属三甲医院拥有专业的医疗保健团队,提供医疗VIP服务 |
教育资源 |
校区周边拥有东南大学幼儿园、北京东路小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等优质幼儿园和重点中小学,教育资源丰富,配套资源一应俱全,学校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
配偶工作 |
学校协助解决配偶工作 |
-
杰出青年人才
聘为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执行以下待遇:
岗位 |
正高职务,教师事业编制 |
薪酬 |
国家一次性生活补助50万 首聘期3年,聘期内年薪65万+,若在免疫学、动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等学科有一定的影响力,可择优叠加附属中大医院双聘津贴,总薪酬85万+ 首聘期考核通过,可直接进入下一聘期 另可叠加各类校人才基金: 若所在学科领域为基础研究(数学、材料、化学)、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扎根产业问题融合性创新【细分领域:1.计算架构(存算一体新架构、材料、算法);2.芯片材料、先进工艺,化合物半导体;3.EDA;4.存储材料;5.基础软件;6.系统工程及优化;7.无线、光、显示(下一代技术)】,可择优获得“紫金青年学者”人才基金资助,最高可额外获得35万/年津贴(连续资助3年) 若在计算机、通讯、电子、自动化、电气、材料、机械工程、设计学、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等)以及其他新兴交叉学科等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研究成果,可择优获得“小米青年学者”人才基金资助,额外获得10万/年津贴(最高可连续资助5年) |
住房 |
符合国家和学校政策的,提供住房货币化补贴300万(不含地方政府配套);安家费10万 |
科研经费 |
可获得国家提供科研经费100-300万、学校提供学科建设经费100-200万;优先支持申报其他人才项目(江苏省双创团队科研经费300-1000万,江苏省“333工程”项目资助3-200万) |
招生指标 |
博导,前3年每年给予2个博士生指标 |
相关配套 |
提供充足的办公实验用房,优先支持组建科研团队聘期内至善博士后招收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 |
医疗 |
学校附属三甲医院拥有专业的医疗保健团队,提供医疗VIP服务 |
教育资源 |
校区周边拥有东南大学幼儿园、北京东路小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等优质幼儿园和重点中小学,教育资源丰富,配套资源一应俱全,学校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
配偶工作 |
学校协助解决配偶工作 |
-
青年优秀人才(绿色通道)
岗位 |
聘为上岗研究员(正高级)/上岗副研究员(副高级),教师事业编制 |
薪酬 |
首聘期3年,聘期内上岗研究员年薪人均33万、上岗副研究员年薪人均26万,若在免疫学、动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等学科有一定的影响力,可择优叠加附属中大医院双聘津贴,一事一议 省级人才计划大幅提高对35岁以下青年人才的人才计划支持比例,引进至我校工作的世界前200强高校毕业博士生,直接入选省双创博士,可获得生活补助15万(免税) 另可叠加各类校人才基金: 若所在学科领域为基础研究(数学、材料、化学)、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扎根产业问题融合性创新【细分领域:1.计算架构(存算一体新架构、材料、算法);2.芯片材料、先进工艺,化合物半导体;3.EDA;4.存储材料;5.基础软件;6.系统工程及优化;7.无线、光、显示(下一代技术)】,可择优获得“紫金青年学者”人才基金资助,最高可额外获得35万/年津贴(连续资助3年) 若在计算机、通讯、电子、自动化、电气、材料、机械工程、设计学、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等)以及其他新兴交叉学科等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研究成果,可择优获得“小米青年学者”人才基金资助,额外获得10万/年津贴(最高可连续资助5年) |
住房 |
上岗研究员 大额住房货币化补贴100万,一次性安家费5万,首年租金补贴6万 上岗副研究员 大额住房货币化补贴60万,一次性安家费5万,首年租金补贴4.8万 |
科研经费 |
科研启动经费执行期3年:理工医科教师入职后先拨付50%经费,实行包干;文科教师科研启动经费全部实行包干制 优先支持申报江苏省人才项目(江苏省双创团队科研经费300-1000万,江苏省特聘教授科研经费50-100万,江苏省“333工程”项目资助3-200万,江苏省“青蓝工程”科研经费4-30万) |
招生指标 |
上岗研究员 博导,前3年每年1-2个博士生指标 上岗副研究员 择优博导,前3年至少1个博士生指标 |
职业发展通道 |
签订聘任协议3年内提出确认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申请,经考核并通过评定后,任职时间从上岗聘任时间起算 |
-
学校介绍
东南大学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
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37万各类优秀人才,涌现了一大批建功立业的精英翘楚,在东南大学工作或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200多位。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
东南大学是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理学、工学、医学、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
各学科联系方式